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2025年7月12日至19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商学院邢则将至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邢台市下解村,开展以“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民意调研、直播助农等多种方式,深挖当地文化资源,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理念。
图1 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在村前合影
乡土文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的文化集合,涵盖民俗、技艺、传说等内容,是乡村特色与情感认同的根基。下解村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除苏秦亭遗址、牛牛墓等历史遗址外,极具特色的沙河皮影戏在光影流转间演绎千年故事,刚劲有力的洪拳武术以一招一式彰显尚武精神,共同构成当地珍贵的文化财富。
览馆探脉溯史韵,擘画蓝图绘愿景
作为实践队深挖文化资源的首站,下解村文化中心是集沙河皮影戏传承展示、村庄历史陈列于一体的乡村文化地标。为团队打开了理解乡土文化的窗口。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展品及8块文化展板,队员们系统梳理出村庄从战国苏秦亭遗址、元代靛池,到改革开放工业繁荣,再到如今规划建设“皮影小镇”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到乡土文化记忆与现代文旅产业融合的必要性——这既是文化活态传承的关键,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展开剩余77%图2 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在文化中心内合影
图3 团队成员参观下解村文化中心
为精准把握非遗文化的传承密码,团队专访了沙河皮影戏传承人秦乐琴与下解村洪拳传承人任占学。秦乐琴讲述300余年皮影传承史,从8岁学艺的坚守到改编《西游记》等剧目的创新,从手写剧本到探索文创与网络传播的突围;任占学分享洪拳“祖传身教”模式,回忆武安赛事夺冠荣耀,畅谈“武术进校园”的育人愿景。两位传承人的故事,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生命力,更明确了文旅融合中“活态传承”的核心价值。
图4 访谈沙河皮影戏传承人秦乐琴先生
图5 访谈洪拳武术传承人
问计领航析路径,共商良策促振兴
在对村党支部书记任进生的访谈中,团队深入了解村庄从“工业强村”到“文旅转型”的发展历程。任书记剖析了人才流失、资金短缺、产业落地难等现实瓶颈,同时展现出依托皮影小镇、历史文化馆、水上乐园等项目打造“文化兴村”的坚定决心。他提出的“大学生要接地气、知识要服务实际”的期待,不仅为团队后续工作指明方向,更凸显了乡村振兴对“知行合一”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图6 访谈下解村党支部书记
图7 党支部书记表达对大学生期许
为打通文旅融合最后一公里,切实了解村民对乡村文旅发展的真实想法,团队开展了全面的问卷调查。调研工作覆盖了村内老年、中年、青年等不同年龄层的村民,确保收集到的意见具有广泛代表性。经过细致梳理,共汇总出百余条有效建议,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反馈,为团队后续制定文旅融合的具体举措提供了精准的参考依据,也让团队得以全面掌握村民对乡村发展的实际期待,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筑牢了群众基础。
图8 团队成员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
图9 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直播带货拓销路,文化赋能兴产业
结合问卷调查中村民对拓宽非遗文创销路的诉求,队员们针对性策划并启动直播助农活动。直播过程中,团队成员系统讲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河皮影戏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同步向观众展示皮影戏主题的文创产品并开展售卖。这种将文化讲解与产品销售相结合的模式,既借助线上渠道扩大了非遗文创的市场覆盖面,又通过生动的文化呈现吸引观众关注下解村文旅资源,真正把服务群众的宗旨落到实处,让乡土文化资源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实效。
图10 皮影文创产品展示
图11 团队成员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是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邢则将至队不仅见证了下解村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以青春力量参与到文旅融合的探索中。实践证明,唯有让乡土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交融,才能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而青年学子扎根基层、知行合一,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鲜活动能。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青春力量汇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共同绘就“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新图景。
发布于:河北省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